天津师范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学科点设有天津市无线移动通信与无线电能传输重点实验室,拥有一大批国际水平的实验仪器设备。
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一、培养目标
本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做到如下要求:
1. 正确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精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2. 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技巧以及掌握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
理论与技术,掌握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3. 具有从事通信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开发和教学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
独立担负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4. 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5. 成为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质量标准
本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达到如下标准:
1.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
2.具备严谨认真求实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素养;
3.具备从事通信科学、信息科学的基本研究和开发技能,具备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4.学位论文应达到本学科规范性要求和质量要求。
三、学科方向
本一级学科下设如下四个研究方向及其相关研究方向:
1. 无线移动通信
(1)通信网络技术 (2)光纤通信 (3)无线与移动通信 (4)卫星与空间通信技术 (5)通信抗干扰
技术 (6)通信专用IC技术 (7)通信中的信息安全技术 (8)现代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2.多媒体通信
(1)多媒体通信 (2)图像传输与处理 (3)数字视频与音频技术
3.传感器网络
(1)传感网技术 (2)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 (3)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技术
4.智能信息处理
(1)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 (2)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 (3)非合作信号处理技术
四、学制与总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五年,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1年(以课程学习、实践活动为主,兼顾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和本学科规定条件的优秀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五、课程设置
本学位研究生的总学分为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9学分,实践环节3学分。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学分为7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学分不少于6学分,学科方向基础课,学分不少于6学分;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跨学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学科基础课可以代替专业选修课,但专业选修课不能代替学科基础课。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和具体选课。研究生学习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业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某些课程,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但不计学分。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三年基准学制安排。(具体课程信息见《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六、创新实践环节
创新实践环节是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共计3个学分,需要完成以下内容:
1. 学术讲座(1 个学分):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规定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12次以
上校内外学术活动,其中学风与科学道德建设系列讲座必须参加,报所在学院备案,完成后获得 1 学分。
2. 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完成后获得 1.5 学分。
(1)教学实践:主要是面对本科生的教学辅导工作,如在导师指导下讲授部分习题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毕业设计等。完成工作量后由导师给出评语,学院给予书面证明,报所在学院备案。完成者获得 0.5 学分。
(2)社会实践:主要指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社会调查,或参与一些工程项目,写出总结报告,同时实习或调查单位提供书面证明,报所在学院备案。完成者获得 1 学分。
3.学术交流:主要指学生参加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并进行文章宣读,完成工作量后由导师给出评语,报所在学院备案,完成者获得0.5学分。
4.论文开题报告及文献阅读综述:指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前沿国内外文献 20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 10 篇以上,写出 4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报告,附上不少于 1000 字的英文摘要;综述报告应提出值得研究和解决的学术或技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开题报告,但不计学分。
七、科学研究
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且达到下述学术水平: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5.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并能撰写外文论文摘
要;
6.在校学习期间,至少以天津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物上公开独立发表1
篇本专业的科研文章;若与他人合作撰写论文,研究生本人必须为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可以为第二作者);论文须正式发表,接受函等无效。
八、中期考核
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建立淘汰分流机制,对没有达到培养方案要求的研究生予以淘汰。
1.研究生中期考核在第四学期进行,考核内容包括:
(1)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及学术道德进行考核;
(2)根据培养计划,对研究生的课程成绩进行审核;
(3)对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文献阅读灯科研活动进行考核,考察研究生从事科学
研究的能力以及掌握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
2.中期考核方式:
(1)学院成立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负责本学院中期考核的组织与考核工作;
(2)考核前,研究生应完成中期考核评定表填写;
(3)考核小组对研究生上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对研究生全面情况进行考核并给出考核评定等级;
(4)考核小组蒋中期考核评定表及相关材料报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5)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后确定研究生中期考核等级,并存入研究生个人档案。
3.中期考核成绩评定:
(1)中期考核成绩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2)对于中期考核为优秀者,优先推荐参加各类研究生奖学金及综合评优评奖;符合提前毕业条件的,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3)对于中期考核为良好、中等和及格者,进入正常论文开题;
(4)对于中期考核为不及格者,应于6个月后再次进行考核,且毕业时间做相应延迟。
九、学位论文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及意义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应有必要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以及新见解。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硕士学位论文的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对科技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价值。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1)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时间。硕士生在确定选题,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应在入学的第三学期末之前,最迟应在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方式。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教(科)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近学科 3 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并作出考评意见。
3)开题报告内容。依据《开题报告表》的要求,做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后,及时完成《开题报告表》,交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保存,以备检查。
4)若开题报告没能通过,在导师的指导下 3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开题。2 次开题报告不过者,应终止硕士生的学业。
5)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
6)论文开题通过 1 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论文工作
1)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进行学位论文工作。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 1 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
2)硕士生到校外单位及委培硕士生回原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按时完成论文工作。
(3)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照《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导师应对硕士生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3.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天津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执行。
十、培养方式
本学科硕士生以学生基本素养、专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再培养过程中将主要采用如下方式:
1. 重视学风、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等基本学术素养培养,在课程教学及课题研究过程中加强
学术诚信教育;
2. 拓展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模式,推广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研究生工作方式,提升研究生的
实践技能;
3. 与国际(地区)知名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模式,推动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同时积极鼓励研究
生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增强学生学术交流能力。
十一、必读文献
书目、期刊清单附于培养方案之后,具体格式见《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十二、其他规定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