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智能科学与技术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风采 >> 智能科学与技术系 >> 正文
张重 教授
2025-03-31 08:37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E-mail: dreamzhangzhong@163.com

1.个人简历

张重,1986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博士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前1%),哈尔滨工程大学学士(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

2020年入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8年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2018年获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术创新奖,2015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天津市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发表论文120余篇,SCI检索71篇,EI检索49篇;国家发明专利39项,成果转化4项;软件著作权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天津师范大学“青年科研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天津师范大学人才引进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以及横向课题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3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1完成人)。

2.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3.竞赛情况

(1)“IEEE ITSS行人行为预测”国际竞赛,获得全球第4名,并荣获荣誉提名奖(Honorable Mention)

(2)“数字非洲种植园计数”国际竞赛,获得第6名,在全球606支参赛队伍中排名前1%

(3)“国汽智联(CICV)第一批创新算法攻关任务”竞赛获得赛马奖,城区道路复杂车道线视觉检测与测距赛道排名第1名

(4)“航空图像细颗粒度物体分类”国际竞赛,获得第15名,在全球400余支参赛队伍与个人中排名前4%

(5)“我是AI——卓朗牵手智能新时代”人工智能创新项目,获得“最具潜力”大奖

4.个人教学

(1)主要讲授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MATLAB

(2)天津高校第十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最佳教学反思奖

5.学术兼职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评审专家、天津市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AAAI和IJCAI的PC Member,同时受邀担任多个国际顶级和权威期刊的常用审稿人,包括:IEEE TPAMI, IEEE TFS, IEEE TMM, IEEE TCYB, IEEE TCSVT, PR等。担任IEEE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理事、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等。

6.主要论文

[1]第一作者,“Completed Interaction Networks for Pedestrian Trajectory Predi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IEEE TMM), 2025; (DoI: 10.1109/TMM.2025.3542967) (SCI检索) (中科院一区,Top Journal)

[2]第一作者,“Completed Part Transformer for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IEEE TMM), vol. 26, pp. 2303-2313, 2024; (SCI检索) (中科院一区,Top Journal)

[3]第一作者,“Cross-domain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using Heterogeneous Convolution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vol. 32, no. 3, pp. 1160-1171, 2022; (SCI检索) (中科院一区, Top期刊)

[4]第一作者,“Ground-based Remote Sensing Cloud Detection using Dual Pyramid Network and Encoder-Decoder Constraint,”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vol. 60, pp. 1-10, 2022, Art no. 5620910;(SCI检索)(中科院一区, Top期刊)

[5]第一作者,“Fuzzy Multilayer Clustering and Fuzzy Label Regularization for Unsupervis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vol. 28, no. 7, pp. 1356-1368, July 2020; (SCI检索) (中科院一区, Top期刊)

[6]第一作者,“Part-Guided 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s for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vol. 120, 108155, 2021; (SCI检索)(中科院一区, Top期刊)

[7]第一作者,“Person Re-identification using Heterogeneous Local Graph Attention Networks,” IEEE/CVF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 pp. 12136-12145, 2021. (CCF A) (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会议)

[8]第一作者,“Cross-View Action Recognition via a Continuous Virtual Path,”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 pp. 2690-2697, 2013; (CCF A) (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会议)

7.主要授权发明专利

[1]第一发明人,一种基于跨尺度视觉变换网络的人群定位方法,专利号:ZL202311074895.9

[2]第一发明人,一种基于异构伪标签学习的跨域行人检索方法,专利号:ZL 2022 1 0799577.8

[3]第一发明人,一种基于完备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专利号:ZL202110955798.5

[4]第一发明人,一种基于异构卷积网络的跨域行人再识别方法,专利号:ZL202010546086.3

[5]第一发明人,一种基于部件引导图卷积网络的行人再识别方法,专利号:ZL 202010111682.9

8.指导研究生情况

(1)指导研究生获奖情况包括:国家奖学金、王克昌奖学金、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

(2)指导研究生毕业去向包括:攻读博士学位(如: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公安部某研究院、国家电网、国汽智联、中国铁塔、中科曙光、浦发银行等

(3)课题组GPU计算资源较为充足,课题组氛围融洽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1628